第七节. 太阳明天能否升起 —— 答案不在科学中
爱因斯坦在1936年回应一个学生的信中,在回答“科学家祈祷吗?”这个问题时说:“每一个严肃地参与科学研究的人都相信宇宙的定律显示出其背后有一个精神(spirit),一个远高于人类的精神,人类的平庸的能力无法望其项背”(Every one who is seriously involved in the pursuit of science becomes convinced that a spirit is manifest in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a spirit vastly superior to that of man, and one in the face of which we with our modest powers must feel humble)。
科学是一种人类用思维认识自然存在的规律的现象。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科学的局限 —— 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虽然具有其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及潜力,但它不可能是人类知识乃至真理的全部,并且现行的自然主义也无法为科学这个现象的存在提供合理自洽的解释;我们也尝试概括性地分析了如果基督教宣扬的神是确实的,祂如何已在祂的两部作品 —— 自然和《圣经》里完备并且自洽地向人类启示了祂自己。如果基督教宣扬的神是确实的,人类就有在科学可涉足的领域之外获得关于目的和意义的知识和真理的另外一条重要的途径:被创世者启示。
《创世记》记述创世者在为人类始祖准备的园子的所有的其它果树当中放置了两颗树,一曰“生命树”(The tree of life)、另一曰“善恶知识树”(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创世者唯独不让人类始祖碰触关于“善恶”的“知识”。整本《圣经》从第一卷的《创世记》到最后一卷的《启示录》,归根结底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围绕这两颗树来展开。如《创世记》2:16记到神吩咐始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 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3:4-5记到控告者诱惑始祖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世记》3:8记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约翰福音》15:1-2记载耶稣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 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启示录》22:2记到“新耶路撒冷”城中“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注九】。“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是贯穿《圣经》全书的主线 —— 如果《圣经》所宣扬的神是确实的,那么祂要向祂的最高创造人类传达的是什么呢?
【*注九:《启示录》这里写道“生命树”用的是单数,“生命树”只有一颗。我们知道只有一种可结果子并且也能长至河两岸的树就是葡萄树。】
正如神不可能造出连祂自己也无法搬动的巨石,神也不可能给我们没有祂自己的幸福和平安,因为那不可能存在 —— 不存在独立于神之外的真正的平安和幸福(C.S. Lewis语,God can’t give us peace and happiness apart from Himself because there is no such thing.)。在神为自己的目的所创建的世界这个存在里,祂创造的对象人相信及依靠神的话语和智慧就是触碰“生命树”,祂创造的对象人受控告者诱惑、背离神的话语、相信出自骄傲的人类个体自己的智慧、以各人自我的认知标准来做分别“善恶”的界限就是触碰“善恶知识树”;并且神言明,停止依靠祂的关于“善恶”的标准而只依靠人类自己,那么我们面对的将是个人灵性与神的灵性的隔阂、以及人类作为整体在精神层面的堕落、败坏和枯萎(“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放眼望去,世俗的世界“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世俗文化中除了相信那要求“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 、“爱人如己”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以外、什么都可以相信所致的普世乱象,这“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的预表是对作为历史延续的、现今世界形态和当下人类处境的精准深刻的描绘,这让仔细审视这件事的人不得不心生敬畏。
还记得上文中提到的“理发师悖论”吗?理发师使自己陷入思维混乱的实质就是无意中运用了“自我指涉”。人类社会面临的困境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个体到群体,抛开自己的创造者,用自己各自的标准衡量善恶对错,其实质就是一种思维和精神层面的“自我指涉”。现实存在中如若没有正真的善恶对错也罢(那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如若具有正真的善与恶、对与错,按我们诚实的信念,那样的关于善恶对错的真理应该不会是出自人类自己。
詹腓力先生在他的《真理的楔子,劈开自然主义的根基》这本著作最后写道:“如果人类理性以(自然)现实为起点,那么它会是一种不错的工具,但是这一工具对合理化所能作的只会和推理相当。人类理性不能提供它自己的前提,因为它的主要工具是逻辑。逻辑告诉我们如何从前提到结论,但是无法告诉我们哪些前提是我们可以信赖的。如果我们试图通过从其它前提进行推理来推导得出我们的终极前提,就像现代主义者被教导的那样,我们只会让自己被循环论证所俘获。如果理性要成为可靠的指引,它必须建立在一个比逻辑更基本的基础之上,并为推理得出关于目的的正确结论提供根据。工具式的理性是有欠缺的。这就是为什么敬畏神并非迷信的开始,而是智慧的开端。”(Human reason is a wonderful instrument if it is grounded in reality, but the instrument is just as good for rationalizing as it is for reasoning. Reason cannot provide its own premises because its main tool is logic. Logic tells us how to get from premises to conclusions but not how to know which premises we can rely on. If we try to derive our ultimate premises by reasoning from other premises, as modernists have been taught to do, we only make ourselves captive to circular reasoning. If reason is to be a reliable guide, it must be grounded on a foundation that is more fundamental than logic and that provides a basis for reasoning to true conclusions about ends. Instrumental reason is not enough. That is why the fear of the Lord is not the beginning of superstition but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如果有些人无意间迷惑人心,说什么“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领受了创世者赋予的真理恩惠的人应以温柔劝诫那些实行抵挡的人。逻辑和理性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真理”的信念无法自洽,请问这句话本身是“绝对的真理”吗?人以自我关于对错的知识施行自我解构还要到何时呢?现实存在中一定具有“绝对的真理”,并且历史经验中“自我指涉”所带来的灾难告诉我们,“绝对的真理”不会是源于我们这个族类自身。
“太阳明天会升起吗?” —— 科学甚至不能回答“将天上的众星归于本位、使地上的万物得以托依的万有引力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让科学回答“太阳明天会升起吗”确实勉为其难;科学对此可提供的最佳答案应该是类似这样的:“根据人类过去千百年来的经验,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并且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指出,根据组成太阳的可能元素、太阳可能的结构、估计太阳的尺寸及质量、和现代物理学对核聚变的理解,以及宇宙学对地球可观察范围内恒星演化过程的研究,作为人类认为是接近‘黄矮星’类的太阳,其现在应该正处于其寿命的中段即约46亿年;再根据天文学对太阳系及银河系周围环境的观测研究,太阳系周围并未发现有正在迫近的、对其存在构成威胁的如大质量黑洞、银河系外其它星系等的结构。根据以上可以推测,太阳在明天极有可能还会升起。”
抱歉,科学可以告诉我们的关于这样的问题的答案,仅止于此。科学无法确定地回答“太阳明天会升起吗?” 这样的问题。
那么,明天,那照在每个人脸上的阳光,到底还会来到地球吗?! 人类的明天,确定的明天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的可能答案只在宗教中,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在基督教中。
旧约
《创世记》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创世记》1:16 “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神看着是好的。”
《创世记》3:15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约伯记》26:7 “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玛拉基书》4:2 “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
新约
《马太福音》 25:34 “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歌罗西书》1:16 “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
《希伯来书》1:3 “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

<图7> 光辉普照下,被“托”在太空中的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 佛教历史及传播发展概要 (自制)

附录1. 本文章主要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网址(排名按中文拼音及英文字母顺序)
- 《科学的灵魂 —— 500年科学与信仰、哲学的互动史》,兰西·佩尔斯、查理士·撒士顿著 潘柏滔 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1版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 《圣经 中英对照 和合本 新国际版》,国际圣经协会,二〇〇〇年九月第三版
-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
- 《为什么现代科学诞生在西欧、不在中国?—— 基督教和儒术怎样影响科学发展》,骆远志, http://luo-yuanzhi.hxwk.org/2018/09/14/modern-science/
- 《依据DNA编码的物种起源学 – 寻找科学亚当与科学夏娃》 张维克 宋国平, Life and DNA Press 2021
- 《真理自明:基督教与佛教的⽐较》,龚天民著,归主出版社 2019年
- 《Believing Is Seeing: A Physicist Explains How Science Shattered His Atheism and Revealed the Necessity of Faith》, Michael Guillen, Tyndale Refresh 2021
- Bible and Mishneh Torah for All – Jews and Gentiles, https://mechon-mamre.org/
- 《Can Science Explain Everything?》 John C. Lennox, The Good Book Company, 1st edition Jan. 1 2019
- 《God’s Undertaker: Has Science Buried God?》 John C. Lennox, Lion Hudson Limited, First edition 2007
- 《I Don’t Have Enough Faith to Be an Atheist》, Norman L. Geisler & Frank Turek, Crossway 2004
- 《Mere Christianity》, C.S. Lewis, HarperOne Revised & Enlarged edition 2009
- 《One Two Three…Infinity》, George Gamow, 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1988
- 《The Wedge of Truth, Splitting the Foundations of Naturalism》, Phillip E. Johnson,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 《Traced: Human DNA’s Big Surprise》,Nathaniel T. Jeanson, MASTER BOOKS 1st edition (March 10 2022)
- 《Where God Came Down,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Joel P. Kramer, Expedition Bible, First Edition 2020
附录2. 本文章所用图片来源网址